第六百零六章:欢呼吧(中)

加入书签

顶点小说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23us.com.tw

最快更新大秦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称王大典神圣,观礼者从来都是地位身份高才有资格,建国大典却是很久没有在华夏大地上出现过,但是吕哲竟然允许黔首参与这样的盛会,不但前来观礼的列国使节不解,连带那批或是贵族(勋爵、士族)也都感到不解,甚至说有些排斥。

列国使节排斥是有理由的,他们都是代表一国的君王而来,在这种场合之下身份类等同于君王的化身,自然不愿意有黔首在场,认为掉了身份 ” 。

刚刚成为贵族、勋爵、士族没有多久的排斥也是出于屁股决定脑袋的行为,他们认为自己现在的身份已经不一样了,俨然已经是“人上人”,该享受“人上人”该有的地位。

吕哲发现这一点后无法对列国使节多说什么,他的选择是当那些人脸上的排斥和不悦不存在,扭过头之后却是训斥一些提出不该让黔首参与盛会的手下。

一个国家为什么叫国家,那是因为有非常多的家庭来组成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国家是因为有众多的家庭才能称之为“国”,那么建立国家的时候没有黔首在场算是怎么回事?

其实现在“国家”还不被称呼为“国家”,该是倒过来称呼“家国”才对,所以吕哲那么一说所有人立刻就明白过来了,他们可以因为建立功劳过得上高人一等的生活,得到高人一等的身份地位,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家”才有“国”的前提下,是真的不能忽视黔首的存在。

在封建的社会体系里,官员对“家”的重视超乎想象,因为战国刚刚结束没有多久,在场的人几乎都是那个社会氛围长大的人,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接受“奴隶制”的熏陶,怎么又会不明白吕哲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封建有一个别名,其实也不能说是别名。该是封建本来的称呼,它的全称叫“领主意识下的社会体系”。怎么来解释这个名称呢?说白了就是领主的领土下除非是奴隶,不然每一个家庭在付出相应的义务之后都有自己的自主权,包括土地是自己的、房子是自己的、妻儿也是自己的等等很多东西除非触犯了法律被剥夺,不然不存在“被代表”的可能性,所以周王室的国人(既是城市自由民)在周王索求无度之下可以暴动(史称“彘之乱”)。

始皇帝的书同文和车同轨被吕哲这边全盘接受,但是关于对郡县制的执行却是被改了个样子,另外中央集权吕哲这个穿越者只是在军队的掌控权上显得霸道。

对于各郡县的治理吕哲其实就是一种“半自治”的制度,既是发布什么任务,至于各郡县怎么去执行就由着他们去了。反正只要能完成任务就不算渎职。另外,吕哲也是承认其领主自主权的存在,既是分封出去的土地要建设城什么样子完全由土地的主人自己做主,但是在私兵的数量上却大大的减少了,也没有给予自主募兵权。

要是按照明朝思想、“我大清”思想、乃至于是近现代和现代的思想,肯定会认为那样一来吕哲治下非要是乱套了,那是“时代代沟”的问题。

真实情况是各郡县没有乱,反而各郡县因为有限度的自治权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少了中枢不明白当地的实情偏要指手划脚。各郡县的民生恢复速度相当快。

一些有了封地的小领主,他们也没有时时刻刻想着蓄养私兵累积实力造反,更多的时间是想方设法的吸引黔首前去定居,像是辛勤的蜜蜂一样建设自己的土地。因为不努力建设的话他们会无法完成自己的义务(既税务),一旦多少时间之内无法完成自己的义务,意味着他们没有能力去获得那块土地,最后的结果就是被中枢将封地赎买回去。

接受现代教育的吕哲在一开始其实也是想着将所有的一切操控在手。恨不得连治下最普通的一个家庭每顿饭吃什么都要管,可是他没有足够的触须(既官员),最后也就搞成现在那副模样。关于封地的问题就让吕哲更无奈了。他的手底下不是一群“无私奉献”又伟大的“三无”战士,立功了肯定要赏。

什么叫三无战士?不就是无欲、无求、无财产嘛。这样的战士是天神,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吕哲能封赏的除了财帛就只有土地,这群人又是生长在封建社会的古人,要是吕哲不封赏他们不伺候了是其次,直接干掉吕哲这个不公正的首脑也不是干不出来,毕竟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其实是全部),就是获得土地成为家族的封地,成为一个封建领主。

事实上任何一个朝代的贵勋、官员都会是地主(领主),不是说因为他们代表某个阶层才会是贵勋和官员,而是只有“有产者”才有获得知识的途径,“无产者”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怎么会有获得知识的途径,若是让没有知识的人去治理国家那简直太可怕了。

现在嘛,以前或许富有或者是一无所有者,他们因为有各自的际遇都成了有资格站在吕哲后背笑吟吟静观的一员。

这群家伙绝对有笑吟吟的理由,他们是跟随吕哲之后产生的第一批利益既得者,因为功劳大或者功劳小,按照这个时代的理解他们都是吕哲这个大领主之下的小封臣、小领主。

说吕哲是大领主绝对没有错误,他不了解现下的社会环境,依靠其因为知识大爆炸时代学来的军事知识打下了大片的疆土,可是因为不会治理疆域,玩着玩着与列国走到一块的发展途径去了,就是成了一个封建王国。

或许到目前为止吕哲自己都不明白,但是他治理国家的方向真的是在背驰“正确道路”,但也就是因为没有走“正确道路”,其结果就是到目前位置麾下还没有发生过武将叛乱或者是“农民起义”。

刚才是不是说到了农民起义了?没错啊!翻开史书看一下,在秦一统之前能找到农民起义的记载吗?如果教科书没有出错的话,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农民起义是秦完全去除封建之后才爆发的,就是陈胜吴广暴乱的那次。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中央集权(除了皇帝全是奴隶)没有形成之前,华夏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农民起义?这样一来就该好好思索一番了,为什么封建领主制度下没有爆发过农民起义。

此时此刻的吕哲正在像是木偶一样被叔孙通带着一帮侍女“玩弄”着,他之前有穿过冕服,可是就没有想到过原来王级的冕服穿起来是那么的麻烦。

当然,吕哲是不清楚之前自己穿的诸侯冕服是简易版,那是因为身边就没有一个懂礼仪的家伙存在。

叔孙通是谁?他是秦国博士,似乎还是一个专门管礼仪的博士,简直就是人性移动礼仪知识库,脑袋里关于礼仪的知识用文字来计算肯定是能绕地球好几圈。由他来督导吕哲该怎么穿衣服怎么可能出现什么简易版?不光是衣服要符合,连带吕哲走路应该采取什么的姿势都在他的纠正范围之列,所以说吕哲在被玩弄那是一点也没有错的。

“算了算了,”吕哲怎么走怎么觉得别扭:“踩着小碎步算个怎么回事!”

叔孙通一脸的不高兴:“主上,贵人正是该走这样的步伐”

吕哲听着叔孙通“噼里啪啦”一阵引经据典,明白了小碎步不是鬼子的“传统走姿”,那是从夏朝就传承下来的一种强调“华章之美”的礼仪。

所谓的“华章之美,礼仪之大”中的“华章”指的是衣服,而礼仪自然就是仪态了。通俗点就是制度森严的社会环境里衣服是不能乱穿的,穿什么样的衣服该用什么样的走路姿势也有相关的“配套”。用现代的理解方式就是,古人在什么场合需要穿什么样的衣服,从而又该配上与衣服相同的走路姿势,设定这些礼仪没其它的用意,完全就是为了“装逼”。

吕哲把叔孙通摆弄的那些礼仪看作装逼,但是他无法理解有无数人想装逼都没有可能实现,最后只能耐着性子也是因为冕服的下身太窄,还真的无法迈出太大的步伐,只能是踩着小碎步了。

“这个时候有人要干掉我,老子绝对就没法逃!真不知道始皇帝穿大王冕服是怎么躲过荆轲刺杀的?”吕哲低声的抱怨没有人听见,不然绝对要被笑话。

冕服并不是时时刻刻穿的,冕服又分很多种的款式,始皇帝召见荆轲的时候因为不是需要举行如祭天等重要仪式,穿的冕服可不是吕哲身上的这一款,所以始皇帝当时才有机会拔腿就跑,也能在奔跑中反反复复地想要抽出腰间的长剑,但也因为冕服实在太琐碎了也太麻烦了一些,始皇帝抽了很久总算是把长剑拔出来,最终砍掉了荆轲的腿。

就是这么踩着不习惯外加不喜欢的小碎步,吕哲身后的那帮子人看得都醉了,他们是等了多久才盼到自己的效忠对象换上这么一套冕服走出这样的姿势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

小说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