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赵伯溪兄
我这马虎毛病改不了,把你的地址又丢在飞机上了,这封信只好
“假公济私”拿到报纸上来。多谢你和大嫂,使我在美国这块陌生的地方
“有家可归”。我在美国怎么也过不自在,只是到了你那儿才舒一口气。
我无拘无束地吃中国饭,说中国话,唱中国戏,谈些连在中国也找不到几个知音的陈谷子烂芝麻。
嫂嫂仍然拿我当小孩,换着样给我弄饭,开车好远去给我买烟,弄得连我自己都忘了是快六十岁的人了。
最高兴的是,在你那儿我见到张文娟女士、李金堂先生和一见如故的摄影师老弟,没想到你家成了道地中国味的票房啦。
金堂先生那天感冒,还专为我唱了大段的《鱼肠剑》,字正腔圆,师承正宗,真叫一曲难忘。
本来我正在楼上摆弄录像机,忽听楼下传来一声:“老丈不必胆怕心惊!”叫我一愣:美国还有这么地道余派?
!下来一看,他们几位正唱得热闹,嫂子介绍说这是李金堂。金又一愣,沈玉斌先生在世时谈起他的在台湾的老学生,我有印象,没想到在这儿碰上了。
回来后我跟李玉茹大姐说起来,她高兴得直拍巴掌。那天李先生唱完,我们就聊了起来,说起我们共同的熟人——李玉茹、冯玉增、沈玉斌……李先生很动感情。
我们说话又被那位打鼓佬听见了,他跟我打听北京几个地方的变化,自新路、陶然亭、窑台、万寿西宫、第一监狱……原来数十年前他住牛街南口,敢情跟我算邻居。
你瞧,世界就这大点儿,撞来撞去全是熟人:文娟女士曾在北京市青年京剧团呆过,我们还是一个系统的同事,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在西方不少国家的华人社区我都遇见过这样的小沙龙。我到过巴黎的票房,在伦敦容庚先生家中和朋友们一起品赏过国画。
我感觉参与这类活动的华人同胞并不仅出于文化爱好,而是在这种活动中肯定自己民族的价值,宣泄交流怀乡爱国的感情。
我不知这看法是否武断,至少我用它解释你的行为很合适。你早已是有成就的美国公民了。
事业成功,家族兴旺,论财产,论地位,都够份了,孩子们都劝你该享享清福啦。
可你三番五次奔走于大洋两侧,投资吧,合营吧,引进吧,开发吧,忙得不可开交。
费了多少话,搭了多少钱,甚至于憋了多少气却乐此不倦,百折不挠,图什么,不就是对故土的一点感情吗?
同时你又成了在美国的中国戏曲艺术倡导者和收藏家。大概在中国也难找到像你收藏中国戏剧、曲艺声像资料那么丰富的人了。
为什么?不就是对老根的一丝怀念吗?这种文化上的追求和你爱故国行为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我对你家那股深厚温馨的民族文化氛围永不能忘。美国有许多叫人赞叹、留恋的好地方,但对我个人来说,如果在美国没到你家,这趟就算白去了。
我的小说《那五》已拍成电视剧,制成带后,有人去美国即捎给你,算我的一点薄礼,并祝健康长寿,合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