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44)外苑(一)
第十一章(44)外苑(一)
[更新时间] 2o12-o5-21 17:47:o3 [字数] 3369
vip章节内容,订阅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东元年间的上京平原府都是举世无双的大都市。**不算皇城和宫城,上京内城有东三门西三门南四门北二门共计十二座城门;外城更有城门十七座水门三座。外城也称国城,又名上都,也有人记曰天京。阖城周回六十二里另百七十五步,内置二百一十八坊,东元十六年辛未登记在册的住户十四万九千余户,计二十六万五千余口;除去京城所在的三个赤县,平原府另辖十四个畿县,共有住户十五万七千,口二十七万六千,两相合并,京畿所在共计二十八万户五十四万口。赵制,公衙文书往来,若非特指,则惯以“口”称“丁”,所以这份《辛未年平原府呈户部书》并没有录入京畿各县的女口;同时,各县府在登记录册户籍时要根据雇佣或受雇佣的情况,把户籍分为住浮两种,受雇佣的浮户户籍是另册编录,同样没有反映在《辛未年平原府呈户部书》里。而根据大学士朱宣在前年写的一封信,《与绉府丞论本末书》中就有这样的话,“今之浮户,佃他人之田而耕赁人之屋而居者,或胜主户”,“另观泉扬楚广各州,其耗更甚,为天子耕者十不及三四,寄食于豪富者而为之农者十近六七”,明确指出失地的浮户总数几乎是倍于住户。这样算下来,假如把女口连同另册的浮户一并计算进上京的总人口中,那么京畿一府十七县的总人口将过二百万。而且这还只是登记在户籍册簿中的住浮户数和男丁女口,并没有将另籍录册的内城使唤、在京官员、诸军将士、坊户匠工以及寺观僧道一并通计,更没有计算临时在这座城市里落脚的官员与客商,不然的话,数字将更加可观;仅是拱卫京师的澧源大营和平原将军府所辖的南大营,就有将士二十六万。也许,东元二十二年正月的上京,总的人口数已经接近或者过了三百万。毫无疑问,她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一点绝无争议!
这个结论是商成下的。为这个结论提供详实证据的人,就是李穆和田岫。
眼下他们三个人坐在一间围庐里,一边喝茶汤,一边扯闲话。
今天是初四,商成和一大群文武官员都跑来外苑来陪天子射弓。然而不巧的是,商成刚到外苑,天上就落起了小雨,不久又下起了雪。这样的天气里肯定没办法比试弓箭,可外苑里又有二三百官员,于是东元帝就下制说“百官自随与卿等同”一一大家随便玩,中午我管饭;就当今天是皇家游苑会了。
等张朴朱宣这些老臣子还有清河郡王鄱阳侯毅国公这些宗室勋贵陪着东元帝进了暖殿,大家就开始自由活动。然后商成就傻眼了。他是上柱国应县伯,按说也是勋贵,可东元帝没点他的名让他扈从,他就只能呆在暖殿外。可他这勋贵是陡然间从地方上抖擞起来的军中新贵,上京城里几乎就没两个熟人,不能进暖殿的武将就他一个人是上柱国,所以不管是谁见到他都是三分的敬意。何况正旦那天他与杨度在紫宸殿上君前斗殴的事早就传遍京师,是凶名在外的狠辣人物,谁敢不惧让他五分?所以根本没一个人敢与他围炉说话。即便是一群拉开桌椅耍钱的四五品将军,看他走近也是吓得赶紧散伙。就算偶尔有一两个人想与他亲近,可这外苑里人多眼杂的,万一亲近商燕山不成反而招惹来杨烈火和谷鄱阳,那才真叫作得不偿失……
他没法和武将们扎堆,又不能去文官那里掺合,还不能早退,一个人百无聊赖,只好在外苑里乱转。可外苑毕竟是皇家园林,今天又有天子驾临,哪怕东元帝根本就没心情去四处转悠,景致稍微好一点的地方依旧布置着严密关防。值岗的羽林军和宿卫禁军根本不理会他的金翅幞头和赤色戎袍,隔着两箭地就喝令止步,然后一丝不苟地查验官凭询问来历。只是这么一回检查,就把他原本便不多的那点闲情雅致给折腾得干干净净。反正这光树杈秃枝桠的冬景也没什么看头,他便掉了头望回走,半道上瞧见一间大围庐,不闻不问地一头就钻了进去。管他什么文武有别,他就在这里等着吃晌午了!
他就是在这里遇上的李穆和田岫。三个人东拉西扯一大通,然后不知怎么地话题就拉扯到上京城上。
商成对京城不熟悉,稍微有点印象的地方就是几个熟人比如王义的毅国公府或者陈璞的长沙公主府,所以他主要是听李穆和田岫说话。
李穆的职务已经确定下来,依旧在太史局挂个少卿的职,然后领翰林学士衔。这是副相朱宣昨天使人告诉他的。等年节过后各个衙门开门办公,他就去吏部立档领官凭。田岫的职务也有变化。她的那些什么观风使县副簿的乱七八糟差事都被撤了,新领的官衔是翰林院学士,但是暂时没有授实职。
商成是军旅出身,武官的勋衔制度还比较清楚。武官勋衔从正一品的镇国大将军向下数,到从九品下的忠勇郎,一共是二十八阶。其中正一品的镇国大将军和正二品的骠骑大将军是虚勋,已经数十近百年没有人正式晋升,屈指可数的几次授勋都是功勋盖世的老将去世时的朝廷追授。剩下的二十六阶中,八品的四个勋阶对应营哨级军官,七品对应旅一级的中层职务,五品对应军一级的中高级职位,而四、六、九三品十二阶以及从九品之下的各种不入秩散勋,基本上也都属于酬劳将士奖励功勋的虚勋,是让有功将士能够多支领一点钱粮俸禄而特设的勋衔;它们与实际担任的职务没有太大的联系。比如他的好兄弟包坎,前年就已经积功升至正七品校尉,即便这两年或者以后的三四年没有再立什么新的战功,仅按从军的资历计算,几年以后也能升到从六品下的振威副尉勋衔;然后再在军旅间打熬七八年,便很有可能晋升从六品上的振威校尉……如是类推,到包坎六十岁完丁退役的时候,应该能升到正六品的昭武副尉,要是运气好,也可能是昭武校尉。但在这二三十年中,包坎的职务或许不再担任提督府卫尉而被调去干别的事情,但因为个人能力的原因,他很难在旅军两级担任重要的职务。也就是说,包坎很难成为一线将领,也很难有立大功的机会,更难以迈过校尉升将军的门槛……
但他对文武的官衔制度就很有点模糊,只知道文官在十六阶职司之外,还有十八阶的散秩。但具体那些官衔是散秩,他就说不上来。现在,他听说李穆和田岫各自新领的两个学士职务听起来差不多少,就好奇地问道:“这翰林学士和翰林院学士,区别在哪里?”
李穆与他往来比较多,也算了解他,清楚他有些事精明有些事糊涂,就给他作解释说:“翰林学士是从六品,翰林院学士是正七品……”
商成马上笑起来。李穆的太史局少卿只是正七品,田岫先前的一堆职务更是八品以下的小官衔,现在都升职了,所以他就对两个人说:“这么说来,你们都升官了啊!那你们得请客。”
“好!你说时间,我来找地方。”田岫大方地说。她又说,“不过我这个翰林院学士算不上什么。老师的翰林学士才是真正的好职司!”
“哦,这是怎么个说法?”
田岫说:“虽然翰林学士和翰林院学士都是散秩,不过也有很大不同。我这个学士基本上没事可做,老师的学士却是基本上没时间做事。”
“为什么?”商成更好奇了。
“翰林院学士不兼其他差事的,连衙门都不用去,在家闲领份钱粮就是。翰林学士却是在宰相公廨里做事,公廨的所有文书都出自老师他们的手笔,所以也叫执笔宰相。也有人称这个职务为假相。”田岫说道,“你想,老师都是假相了,谈笑伴宰相,出入忘青衣,时时有人在身边奉承,天天有人在旁边逢迎,哪里还有时间来做事?”
商成仰起脸来哈哈大笑,说:“这句《陋室铭》翻得精彩!”又对李穆说,“你怎么不说话了?爽快点!好歹你们李家也是长安的大户,请我吃一顿也不见得就能把家产败光。咱们就说定了,就趁这两天你还没到宰相公廨报到上任,咱们寻个地方大吃一顿!”
“行!”李穆很干脆地说。他这回进京,原本以为不过是官复原职,哪里能想到竟然能直入宰相公廨。现在别说商成只是教他相请一回,哪怕再请上三五十回,他也不会拒绝。
李穆答应得如此爽利,商成倒是一楞。长安李氏是在西北小有名气的商贾,所以李穆的出身并不算好。说起来,李穆在仕途上的一些坎坷也受这个事情的拖累。不过商成不以为意。就象李穆偶尔说他相貌狰狞一样,他说李穆出身富贵也只是朋友之间开个小小的玩笑。可他看李穆此刻满脸红光一付踌躇满志的兴奋模样,忍不住扭脸小声地问田岫:“你老师,他早上没喝酒吧?”
田岫猛地握起拳遮着口,咳嗽两声恨恨地瞪了商成一眼。她使劲绷起脸,严肃地说:“老师可不象有的人,见了酒就象见了生死仇敌一样!”
商成讨个没趣,悻悻然地掉过头。他在弟子面前吃亏,当然要在老师那里找回脸面,就对李穆说:“你不就是去宰相公廨做个文书嘛,激动个什么劲。我要不是脸上被人拿刀子画了几下,早就削尖脑袋钻进去了。”
李穆和田岫都被他的话逗笑了。
三个人说说笑笑正谈得热闹,陈璞和南阳撩开围庐的毡门一前一后走进来。
“老师,青山,原来你们在这里!”
只要输入-..com就能看布的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