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高仙芝的战略素养
高仙芝在想明白这一点后,于是也唉声叹气的点了点头表示答应,随后更是立即召集了军中几个亲信将军当着李瑁的面商议起了此计划的可行性,并且希望同过这样集体谋划还能找出些李瑁忽略了的要点。
“大帅,若真如殿下说的这般,那此时的昌都新城俨然是一座能让吐蕃贼子垂涎三尺的宝城了,数以百万计的物质端放在那,任他阿扎西再是沉稳怕也架不住手下人的怂恿,还有末将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要是能把寿王殿下活捉住,这对于他们这些吐蕃将领来说简直是不世之功啊……”
“对!换成是末将执掌五十万大军的话也会冒险一试的,熟知阿扎西此刻与我剑南大军对峙三月有余,怕是早就如坐针毡,五十万张吃饭的嘴要养,他吐蕃国再是富庶又能支撑多久,接下来不是遣使求和,那便是谋求一战了,大帅!殿下的计划于我大军来说是极佳的,与其坐等敌军来攻,还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有了这样的诱敌之策胜算起码加了五成……”
“你们几个混账东西,开口大军,闭口大军,本帅难道不知此计划可行吗?但你们可曾有为寿王殿下他的个人安危着想过!一座固守待援的小城能顶住几十万大军的连番攻势吗?而且只要阿扎西稍稍看出我们南北两路大军有夹击他的迹象,他要么破釜沉舟的去强攻殿下所在的昌都,要么立刻将大军往吐蕃腹地后撤,介时我三方军队又如何把握这个尺寸啊!殿下他如此费劲心力的谋划,难道只为上昌都城拿命玩耍一番吗?”
“这……末将等愚钝,着实没有想到这一点!”而高仙芝在看着地图讲出这一关键点后,也是目光很是急切的看向了李瑁。因为他真的很想通过这一点无法预料的猜想来让李瑁知难而退。
不过李瑁听到他的分析后,虽然为之一震的感到惊讶,但是他接下来的表现还是让高仙芝多多少少又有点失望了。
“高大帅您不愧是身经百战的悍将啊!您说的这一点不光诸位将军没想到,就连本王也是疏忽了,正如您所讲的那样两路大军合围的太急会把阿扎西吓退,那么我们筹划那么久,到头来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若是故意放慢脚步,或者造成难以突破阿扎伊围点打援的战略假象的话,昌都新城和本王的安全也的确会增加风险,妈的看来这仗真的非本王想象的那么简单好打啊!……要是有几台无线电相互联络着来就好了……”
李瑁一边佩服高仙芝的军事才能,一边又无奈的抱怨起古代的通信短板来,一个激动竟还嘴快的把无线电都秃噜出来。
“无线电?殿下这个时候您就不要再天马行空的胡乱想了,就算您能招雷引电的本事,那么与我三方大军的联络事宜也是无计可施的,大军作战最是忌讳分兵几路,因为实在太难以远距离的联络调配啊!以往还好些只要有通信兵杀出重围到也可以知道些消息,可此次昌都就是一孤城,介时大战一起,阿扎西首先想到的绝对会是把殿下您与外界通信的渠道隔离,乃至于粮道水道也会被他统统阻拦掉,五十万大军他想怎么分便可怎么分啊殿下……”
“是是!高大帅您老说的对,寄希望与突围是绝对不行的!什么时间点你们南北两军发动总攻让阿扎西大军抽身不及,这点至关重要,要不然我们前面做再多谋划也是无用的!本王之所以以身犯险,要的便是他吐蕃国精锐尽丧我手,今后十年乃至五十年都无法恢复过生机来!若是让他吓跑了那也没必要搞出这些花样来了!”
“殿下既然您也觉得此计?未到完全,那不如暂且……”望着李瑁眉头紧锁一脸的无奈的表情,高仙芝似乎又觉得自己看到一丝能劝动李瑁熄兵止战的希望了。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李瑁这次简直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弄死阿扎西的,还没等他把剩下的话说完,李瑁便一拍桌子哈哈的乐了起来“对了,本王怎么把那个好玩意给忘了,高大帅大战开启后,咱们完全可以用升降旗子的办法来联络调动大军吗!”
“什么?旗子的升降?殿下您不是在说笑吧,要是大军探子能深入到敌军前方看到战旗的位子,本帅也不用和您在这如此多费唇舌了啊!何须升旗啊!直接打旗语告知对方不是来的更加详尽吗?”
高仙芝说完向看傻子一样盯着李瑁瞧,他真的很怕李瑁现在的举动是因为脑子魔怔才干出来的傻事。
“哈哈……旗语,对,对……本王在长安访市里就曾见到过,那么便用旗语吧!只是到时这旗语还需更改一番才好!免的吐蕃大军也看的懂!”
“诶呀,殿下您到底有听清本帅刚才说的话吗?两军相距甚远目力所不及啊!若是靠太近必就会被敌军阻拦的啊殿下,此法断断不能实现的呀我的寿王殿下,您就别再一意孤行的将数十万大军和您自己陷入险境了……”
此刻高仙芝已然被李瑁的执念给弄的双眼发红,快精神崩溃了,他一边对着李瑁大声喊叫,令一边就差怕桌子顶着他的脑门骂了。
而李瑁在看见他如此情绪激昂后,也是吓的赶紧把身体往后挪了好几个位置。“听清了,听清了,大帅您先坐下休息一会,别激动,真的别激动,还有本王真没犯傻,之所以敢这样说,那是因为本王手里早已经有了适合此法的宝贝,您等等,本王这就叫人给您老拿来看看,介时您一定会同意这打旗语沟通大军的方案了……”
李瑁说完这些后,随即便把旺财喊进了军帐,等旺财把那几幅因为制造老花镜时,李瑁顺手吩咐工匠打磨的望远镜放在桌子上后。
众人又都是一脸疑惑的看向了李瑁。“诸位,此物名曰千里眼,顾名思义千里之外的景物只要将它当在双眼前便能看的一清二楚了,诸位若是不信,且随本王到大帐外瞧上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