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弄巧成拙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六月中旬,一首《桃花庵诗》悄然在汴京流传,引起轩然大波,同一时间,京郊桃园,本来是个僻静偏远的地方,不光是汴京学子,附近州府的学子,都不远万里前来求教,期间韩驸马来过一次,留下一句话。
“就是杨师当年在京郊隐居,也无此门庭若市之景。”
三月之时,盛家众人去盛长槐的庄子上踏青,盛老太太和娘家侄孙相认,本来事一件喜事,但那日,徐长生到徐长卿娘舅家那么一闹,老太太生了好大的气。
盛长槐本欲让师兄海文仁上书弹劾勇毅侯,将其苛待嫡长兄之子的事情上达天听,虽然此等小事,官家不至于会作何惩罚,但至少会下旨申斥。
再有,将此事公之于众,至少能让勇毅侯府对付徐长卿的时候,投鼠忌器。
可惜,盛老太太虽然和勇毅侯府那对母子不和,也不想将娘家的私事公之于众,让整个汴京笑话勇毅侯府治家不严,兄弟阋墙,老太太在不喜欢那对母子,也不能使得娘家门楣受辱。
本来这件事到此为止,徐长卿不必回府,免去了可能的灾祸,但谁能料到,勇毅侯府的太夫人不这么想,徐长卿困鸟出笼,有盛老太太以姑祖母的身份护持,另外,海文信在海朝云的恳求下,破格把徐长卿收为弟子,虽然只是个记名弟子,但至少算是海家门生,勇毅侯府败坏徐长卿的名声,就是败坏海文信的名声,至少会让海家有个识人不明的坏名气。
一个失去军权的勋贵,家族中又在文官中没有人脉,对此也没有办法但太夫人在其族弟的窜托下,本就对徐长卿的娘舅暗恨不已,要不是此人多年暗中资助徐长卿母子,又在外勾结对勇毅侯府不满的徐氏其他房的族人,要不然,徐长卿母子哪能活到现在。
对付不了徐长卿,对付一个无权无势的秀才,徐家有的是办法老侯爷给嫡长子婚配,即便是有冲喜的成分,也不是随随便便找的。
当年徐长卿的娘舅也是汴京有名的才子,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要不是这些年为了徐长卿母子,学业荒废,或许也能中个进士。
四五月的时候,京中一段谣言悄悄在汴京流传,原集贤居的东家唐维,挑拨侯府关系,挑唆亲姐带儿子和侯府分家,贪图分家后勇毅侯府外甥的家产。
幸好勇毅侯看穿了唐维的狼子野心,虽然分家,但却未分家产,那唐维见状,竟然霸占了徐家亲戚,早就外嫁的老勇毅侯独女资助的田产,令其外甥不得不另谋生路。
不得不说,这个谣言,把勇毅侯府分家的时候没给徐长卿分家产的事情,说成是勇毅侯有先见之明,久等侄子认清其娘舅为人之后在做打算,把勇毅侯府摘的是干干净净。
勇毅侯既然敢把此事传出来,那自然做了万全的计划,不仅买通了当年办理田产交易的小吏作证,官府那边自有档案,之前的桃园是谁家的,多少钱卖的,写的清清楚楚。
此事发酵之后,唐维之前的蒙师和同门,不只是被侯府收买了,还是真的就是那种道德高士,或在汴京宣扬与唐维割袍断义,或是假惺惺的劝说唐维回头是岸。
盛长槐久不在汴京,看不懂勇毅侯府大张旗鼓搞唐维是做什么,毕竟唐维现在只是一个农夫,但盛长柏在汴京认识的读书人比较多,就有之前和唐维打过交道的。
原来,唐维的性格比较刚强,当年年少考中秀才,本来被前勇毅侯推荐到太学读书,这也是徐家给唐家的承诺,就是因为勇毅侯府太夫人,收买了一个穷秀才,陷害唐维,说唐维文章抄袭,唐维一来因老父亲身体不好,不得不接手家业,二来也不想在承侯府人情,愤而从太学退出,后来真相大白,但却因家里生意被打压,不得不继续维持,耽误了学业。
这些年来,和同门同窗几乎没啥来往,唐维虽然已经入商贾多年,现在又是个农夫,但还是有一些读书人的迂腐之气,看到恩师也被蒙蔽,派人来劝说,当即就被气的下不了床。
《我的治愈系游戏》
勇毅侯府又假惺惺的前来探望,说什么只要徐长卿答应回府居住,就出头给唐维澄清,这是拿捏住了徐长卿的性格,徐长卿虽然软弱,但确是一个最看重亲情之人,即便是知道回府之后,凶多吉少,但其舅父蒙受不白之冤,若是就此发酵下去,说不定会以死明志,一定会答应下来。
但徐家人却想错了,说起搞舆论,盛长槐前世经过信息爆炸的年代,最知道引导舆论,盛长槐在《明月集》上一首《桃花庵诗》,盛长柏《论道》上一篇文章,借古喻今,引经据典,将唐舅父的善举公之于众。
再加上之前天海候郭威给托付给盛长槐的那些老兵,有几个也是做过说书人的,将这件事写成段子。古代人也是能蹭热点的,大家族的隐私事情,平民百姓是最感兴趣的,就算是同样是勋贵宦官之家的纨绔子弟,也是很喜欢吃瓜的,就如同后世的校长。
所以说,唐维火了,以前只和唐维有一面之缘,甚至叫不上名字的,都在各种场合给唐维鸣不平,唾骂勇毅侯府,汴京民间学坛,舆论成沸腾之事,不得不说,不用海文仁,已经有言官上书勇毅侯治家不严。
不得不说,爱子之心,不分好人坏人,侯府太夫人还是有担当的,自己出面把所有的责任都揽了下来,官家总不能因此夺了勇毅侯的爵位,只下旨让礼部尚书连同宗人府处理此事,平息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