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使楚去秦
想到这,田冀心中一动,看着鲁仲连道:“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鲁仲连拱手请命道:“公子,臣请留谢子在齐,至于楚军那边,连不才,愿前往说服楚将庄蹻退兵。”
田冀闻言,立即看向谢子。
谢子见状,低头沉思了一下,然后抬头看着田冀,点头道:“公子,连子足智多谋,雄辩无双,可使楚国。”
田冀见此,立即拿起酒杯向鲁仲连示意道:“那楚军的事情就拜托先生了。”
鲁仲连亦拿起酒杯,然后一饮而尽。
此时,田巴开口道:“公子,在下不才,曾与秦相魏冉有旧,请往秦国一行。”
“好,秦国的事情就拜托先生了。”田冀再次举杯。
国子见谢子与田巴都有了去处,沉默了一下,开口道:“公子,在下虽与赵国有交情,但自付难以说服赵国退兵。不过,在下与夜邑大夫有旧,而夜邑有众多商人越海前往朝鲜。
故,在下愿前往夜邑,然后与夜邑大夫一同前往朝鲜国,希望能说服朝鲜国出兵伐燕。”
大司田宋涣沉吟道:“朝鲜国那边,在下也知道一些情况,朝鲜国贫寒,我齐国铜钱铁器丝绸乃是其急需之物,国子若是前往朝鲜,可多带礼物,重礼行贿其君臣。稍后,在下派人从淳于即墨急调一片重器、铁器,丝绸前往夜邑。”
国子眼睛一亮,立即谢道:“多谢大司田。”
宋涣点了点头,又道:“还有,朝鲜国太远,或许国子有些事情不太清楚。前些年,燕国欺压朝鲜东胡真番等国太狠,以致朝鲜真番两国之君入朝,但东胡人却一直没有屈服,并且因此更加敌视燕国,而东胡与朝鲜交好,两国曾多次相互援救对方。
所以,若是国子有意,可渡海前往东胡领地,先说服东胡王,再联络朝鲜真番,如此必事半功倍。”
说罢,宋涣看着国子道:“在下与齐国商人曹闲有些关系,而曹闲曾多次渡海前往朝鲜东胡的地盘做买卖,若是国子不知前往东胡的路径,在下可修书一封,让曹闲助国子一臂之力。”
国子闻言大喜道:“如此,就有劳大司田了。”
“那里,那里,都是为国效力罢了。”
此时,田冀却是看着宋涣默默一叹。
之前,他父王问策的时候,这宋涣可是一个字都没说,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可是,现在田冀听宋涣自己一说,才知道他对北面的情况倒是非常了解。
此情此景,田冀只得在心中默默对他父王齐王地吐槽。
···
当夜深夜时分,广益城门洞开,鲁仲连带着二十个护卫,跟着乡司马陈豪带领的万人老少壮妇组成的队伍,悄悄的从广益城东门离去,然后消失在夜色中。
与此同时,溡水岸边,田冀刚刚任命的副将田单,也趁着夜色,悄悄地带着一万军队离开了军营。
次日。
田冀一大早起来,先送走了谢子,然后带着张侧巡视广益城的城防。
上午时分,就在田冀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张侧快步走了过来,大喜道:“公子,有援军来了,利邑派两万勇士前来增援。”
“哦!”田冀大喜的来到城墙上,然后放眼一望,便看到了一马当先的田单。
·····
另一边。
燕军入城的第三日上午,在燕军的护卫、监视以及戒备中,齐国群臣送太子荣、大将军达子、司寇胡远下葬,齐人百姓皆来送行。
就在三人棺椁出城之际,乐毅带着一群燕国将领来到城门边,然后,他看着在大股燕军护卫下缓缓离城的齐国送葬队伍,开口道:
“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但我燕军能攻克齐国都城临淄,这是什么缘故,这都是齐王地的原因啊。
自齐王地即位后,欺楚凌魏迫赵残燕灭宋,同时与周边所有的国家为敌,就这,齐王地还不满足,还逼韩压秦威二周,所以才导致齐国遭到五国围攻。
一个月前,本将率五国联军伐齐,面对触子这个当世名将,也是被阻济水不得寸进。联军内部矛盾重重,本将本欲退兵回国,但因为齐王地恶言逼迫触子,所以触子才怒而进兵,为本将所破。
十天前,齐国群臣百姓闻本将率军来,父母动员儿子,妻子动员丈夫,儿子动员父亲,都说我燕军是来报仇雪恨的,要将临淄洗劫一空,带走临淄所有财富与女子,以报三十年的亡国之仇。
于是,临淄群臣百姓纷纷拿起武器,主动参与手中,短短两天间,就聚集了十万大军,还有十几万女丁,准备与我燕军决一死战。”
说着,乐毅在周围齐人的注视中,露出满脸迟疑之色,道:“当时,军中将士闻之,皆有惧色,认为齐人众志成城,此次除暴安良吊民伐罪之战,必定不能成功。
只是,本将感念大王知遇之恩,这次强迫大军继续前往临淄。
但其实,当时本将心中也很迷茫,不知道等到了临淄后该怎么打。
可就在本将与军中将士迟疑间,齐王地竟然下令要齐军放弃城墙这个地利,要出兵与我燕军决战。”
周围齐人闻之,无不露出怨恨悲伤之色,怨恨齐王地之残暴不智,悲伤齐国以及自己之不幸。
乐毅停顿了一下,又开口道:“达子将军这个人,我知道他,他纵横沙场数十年,功勋赫赫,不是易于之辈。我听说,就在决战前夕,齐人抱怨齐王地不智,达子忧之,故请齐王地重赏三军,可不幸的是,这件事被齐王地拒绝了。
本将昨日听说这事后,心中也是后怕不已,若是齐王地真的听了达子的建议,齐军三军效死,那本将恐怕会重蹈十年前的覆辙,将为齐军所掳了。”
周围的齐人听到这,无不悲愤,对齐王地更加痛恨了。
此时,乐毅对周围的将领道:“前日,本将破齐军后,连齐国溃军都顾不上,便急忙带兵前来临淄,所谓者何,诸位可知之?”
诸将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