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篇 第114 进入新家
也就两三天的时间,人情走动就全部走完了。
算算时间,也该是时候动身了。
这一次是举家搬迁,所以要尽量安排地妥帖一些,
柳荃提前就开始动作了,她先是整理好了行李,然后又变卖了粮食。
直到最后,家里除了家具之外,几乎没什么可以卖钱的东西了。
即使如此,周氏还是有些担心,怕家里头遭贼。
齐誉笑笑,让母亲把心放到肚子里,对此完全不必担心。
现在的永川府绝非以前可比,治安方面提高了何止一个档次?
哪有那么容易遭贼呢?
即使贼来了,他能偷什么?
房子,还是家具?
房子没有腿,偷也是偷不走的,至于家具,也不会有人惦记。
贼都是偷窃细软的东西,谁见过有偷粗笨物的?
那还不被衙役追上打死呀?
周氏想想,觉得也是,于是便不再纠结了。
人都是有恋家情节的,这一点不止是大人。
小齐霄就因此哭得稀里哗啦,在他的记忆里,这处院子就是他的童年,很舍不得离开。直到姐姐逗着赏给他一块糖时,他才算止住了哭泣。
……
这天一早,大门上了锁。
齐誉一家人全都坐上了北上的马车,开始上路了。
至于北上的路线,齐誉也做好了相关规划。
大体上是和来时一样,只不过是折返回去而已。
先走陆路到临江码头,上水路沿江而下,之后再转乘官船走京杭大运河,直接北上入京。
这样走比较安全,而且还便捷。
如今夏去秋来,凉风习习,也算赶上了个时宜的好时节。
途中群山莽莽,江水滔滔,早秋的风景是那么的秀丽怡人。
除了齐誉之外,家人们全都是第一次出这样的远门,尽皆深感好奇。
“爹爹,你瞧,那座山看起来好巍峨的样子。”
“姐姐,你看到了没有,这水里竟然有鱼,只可惜吃不着。”
“相公呀,咱现在到哪了?”
“我的儿啊,咱还得多久才到京城呀……”
刚开始时,家人们还饶有兴致,对着途中的景致不停地问来问去,但时间一久,就感觉得枯燥无味起来。
好在齐誉随身带了些书本,沿途中教习着女儿温习经典,还教着儿子学写自己的名字,倒也排遣了不少时间。
沿途还算挺顺利的,没有遇到恶劣的天气,一路平安无事。
在耗时了两个多月之后,就进入了顺天府的地界了。
是的,快到京城了。
齐誉暗自松了口气,总算是在入冬之前抵达到了。
仔细算算,这一趟来回,差不多用去了五个月的时间,还好把行程把控的很得当,若不然,很有可能会耽误上任之期。
……
这天,京城至。
才踏入了城门,家人们便被眼前的繁华给震惊住了。
这就是天子脚下?
这就是传说中的首善之地?
真是大气!
看到家人们惊愕的表情,齐誉想起了自己刚入京时的情景,不也是这副不可思议状吗?还有就是,在通州休整时和杂役撞衫的事,更是让自己尴尬地无地自容。
外地人刚刚到此时,总有一种很土的感觉。
不过以后却是不一样了,自己要在这里安家定居,自然就属于是京城的人了。
什么是家?
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家是一种情感,并不是指那座冷冰冰的宅院。
既来之,则安之。
此外还要泰然处之,并在这里安身立命。
又行了一阵儿,终于走到了新家门口。
齐誉搬下行李,付过了车马费,然后就取出了新宅的钥匙和房契,一同交到了妻子的手里。
和在永川府购宅时的那一幕一样,柳荃坦然地收了起来。
然后,开门而入。
这……就是新家?
周氏显得有些失望,八百里银子就买这么一个小院子?
你看,就这些占地上,还不足永川府老家的一半大!
这也值八百里银子?
由此可见,京城的人,心太黑!
还什么首善之地呢,骗鬼的吧!
齐誉解释说,京城可是寸土寸金之地,八百两银子能买到这么大的宅院,已经算是相当便宜的了。
这还算便宜?
周氏无奈地摇摇头,也不再言语了。
不过,这新家也不是一无是处。
宅院虽然窄了一些,但里面的家具名贵,比永川的那些高档了许多。
就说客厅里的这几把大椅,全都是清一色的梨木打造,不仅摸起来感觉厚重,看起来也是油光蹭亮,大气的很。
这些,都是老太监留下来的。
当然,人家不会白送,都折合在了房价里面。
这样也算是两方收益。
在熟悉完了新家之后,周氏又麻利地把新宅的里里外外全都打扫了一遍。
按她的话来说,这叫做扫除晦气。
哪来的晦气?
周氏认为:这里以前住得是个太监,这种气息对齐家香火的不利,必须要扫一扫。
此外,还要请上几尊菩萨来镇一镇。
尤其是,送子观音。
对婆婆的提议,柳荃选择了绝对的支持。
齐誉怔了一会儿,心里头不禁复杂地一叹。
……
在之后的几天里,齐誉就带着家人们这里走走,那里转转,熟悉一下这周遭的环境。
以后就要在这里生活了,不认路怎么行?
周氏的关注点依旧还是限于菜市场,她为了能够了解到真实情况,特地对白菜价进行了市场调查,经过了货比三家之后,终于寻到了一处最为便宜的小摊。
柳荃则是在布坊和首饰店停留了一会儿,不过,她却没舍得花钱,只是单纯的看看而已。
两个孩子的注意力则是停留在路边摊上:糖葫芦、饴糖胡饼、爆米花,等。
闲逛中,齐誉倒是发现了一处离家不远的私塾,于是就特地打听了一番。
从感觉上来说,觉得那家的口碑还算不错,于是,心里便琢磨起小彤以后的就读。
孩子的教育绝不可耽搁,若是遇到合适的,就要尽快地定下来。
不过,这家私塾今天巧逢休沐,也只能等来日时再来寻访了。
柳荃却说,这件事交由她办就行了。
为什么呢?
说白了还是因为束脩的事,那次在永川府拜师时,相公可是甩出了大手笔,因此这事,自己没少心疼。
齐誉见娘子执着,也就答应了。
经过了这几天的熟悉之后,家人们也算是对京城有了初步的了解,最起码,外出回家时不会迷路了。
婆媳俩不停地感叹着:这里的物价实在是太高了!
没办法,谁让这里是京城呢?
它可是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就各种资源配置上来说,绝不是省府可以比拟的。
贵,也有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