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你……真是个天才!

加入书签

“叫个跑腿?”

“找谁好呢?”

赵奕想了半天还是觉得叫跑腿比较实在,找个人代替自己去领奖,也是国际数学联盟最希望的方案,毕竟有个人总比菲尔兹颁奖空置好,到时候只是播放颁奖视频,效果来说就会差上许多。

他马上想到了最闲室友李仁喆。

李仁喆出乎意料的考研上线,据说成绩还非常的不错,见到赵奕的时候还吹嘘过几句,说留本校肯定没问题,也许能跟个不错的导师。

反正就是巴拉巴拉的说了一通,给他找点事情干似乎也不错。

“不行!”

“李仁喆的形象是个大问题,这家伙上了台不会就杵在那里,两只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吧?”

赵奕赶紧否定了想法,还是觉得范雷靠谱一些。

范雷和生物医学研究所签订了工作合同,毕业就能成为所里的正式工,研究机构不像是事业单位的编制,但也算是‘半个事业单位’,工作相对稳定发展也很不错,他挂着个小科员的名头,暂时负责研究所项目采够、跟进等工作。

这也是范雷工作忙的原因。

以前生物医学研究所的项目,和合作医院、机构、企业进行沟通,都是各个实验室独自负责的,阎学林有意完善规则制度,减轻实验室研究员们的压力,让他们一心投入到研发中,就决定组建后勤部门,范雷是第一个非研究员的正式工,暂时也不属于行政体系,等于是一个人负责一个部门,就需要干很多的工作,牵扯到设备采够、和合作机构沟通,甚至是项目跟进方面的事务,似乎都能直接找上他。

另外,还包括医学科学中心。

医学科学中心修建了一年多时间,差不多已经有规模了,建筑整体已经完成,即将提前安装好多嵌入墙体的大型设备。

阎学林把这个麻烦的工作,直接就交给了范雷负责,他当然不负责设备安装,而是要做好监督、交接等工作,就好像是家里做装修,他就要全程的去看看进展,还要把所里的要求传达过去。

现在范雷还没有正式毕业,就已经有很多工作压在头上了,他每次都抱怨‘拿着五千的工资,干着五万的工作’。

赵奕对范雷很是同情,但不得不说范雷的工作,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因为他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等所里决定正式成立后勤部,他最少能混个不错的职位当当。

当然了。

同情归同情,跑腿工作还是要干。

“老范啊,我来看你了!”赵奕带着亲切的语调,拍了拍正在辛苦工作的范雷。

范雷正在搬机器设备,马上就喊了一句,“来帮帮忙!”

“好!”

赵奕跟着抬了一下。

等机器设备运到了一楼的仓库,两人才清闲下来粗喘口气。

“你来,啥事?”范雷直接问道。

“没事不能来啊?我的实验室就在楼上。”赵奕会恁了一句。

范雷翻着白眼说道,“无事不登三宝殿,都这么久了,我再不知道你?”

赵奕带着微笑道,“真被你猜对了,我是过来给你减负的。”

“减负?”

范雷有些迷惑。

“看你工作这么忙,我决定个人支持你一次免费出国旅游的机会。”赵奕很认真的说道,“就在七月底、八月初,一个星期,全程公费报销,放心吧,我会找阎所长说给你放假的。”

“真的啊!这么好?”

范雷满眼惊喜道,“我一直想去夏威……”

“印国!”

“夏威……”

“印国!你一直想去印国!印国海德拉巴!”赵奕强调式的说道。

“……”

范雷连续被堵了两句,实在憋不住用力喊道,“你他吗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别绕圈子!”

“哈哈。”

赵奕道,“我今年获得了菲尔兹,实在去不了,你去印国海德拉巴帮我领个奖,就和周立教授一起去吧,全程公费报销,住五星酒店,到时候我个人再给你五块钱跑腿费。”

范雷才明白过来,他马上抓住了重点,“数学家大会?我帮你去领菲尔兹?到时候,会登上讲台代领奖?”

“对。”

“到时候,肯定有会电视直播吧?”

“应该有吧?”

“领奖的时候,要讲话吗?”

“可能要?不清楚,如果要讲话,我提前给你写好稿子。”

“穿什么衣服?”

“随便。”

“OK!”

范雷爽快的答应下来,随后马上找起了电话,似乎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

赵奕奇怪问道,“找什么呢?”

范雷道,“找电话啊!我认识个鸿星尔K广告部的经理,就说到时候我穿全套鸿星尔K的衣服、鞋子,有电视直播,世界数学最高舞台,怎么也来个几万广告费吧?”

“我K!”

赵奕听的都惊住了,他狠狠的竖起大拇指,用力的说道,“你特么……真是个天才!”

……

等回到了宿舍以后,赵奕想着国际数学家大会,也感到稍稍有些遗憾。

国际数学家大会是个不错的数学交流场所,汇集世界各国最顶尖的数学家,四年前去了一趟收获也很大,那些现场的数学报告,总是能有一些吸引人的亮点,或者带来一些灵感之类。

“好像是很久没有研究数学了。”

“正常来说,菲尔兹获得者也会被邀请在大会场做报告,不然也让范雷顺便帮忙做个报告?”

赵奕想着还是摇摇头。

范雷?

作报告?

这家伙看论文都看不懂,根本不可能做什么报告,也许让他照着论文念,都有些符号不理解,转而把内容念错。

更何况,他确实很长时间没研究数学,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

当想法从脑子里滋生,再加上近一段时间也有些清闲,就是等待航空集团的验收,他不知不觉的就琢磨起了数学。

他很快想起了一个内容--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

在研究粒子的边界理论,塑造围观粒子能量组成的时候,赵奕就对‘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问题感兴趣。

这是个极其复杂的数学物理问题。

杨镇宁和米尔斯一起做数学物理研究,他们的目标是想通过描述基本粒子行为,用数学的方法统一核心的电磁力、弱力以及强力。

在电磁的理论中,整体规范对称性对应着电荷守恒,一旦要求这个整体规范对称性在局域下也成立,就能得到整个电磁理论。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把这种思想推广到其他领域呢?比如强力、弱力?有没有可能同样要求某种整体对称性在局域成立,然后可以直接产生强力、弱力的相关理论呢?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非阿贝尔规范场论,也叫杨-米尔斯理论。

杨-米尔斯理论被普遍认为是超越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的重要成果,也就是超越了杨镇宁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

现在的量子物理中,强力就是用杨-米尔斯理论描述的,量子物理中把弱力和电磁力实现了理论结构角度上的统一,而统一之后的电弱力也是用杨-米尔斯理论描述的。

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问题,是千禧年七大数学猜想之一,它就起源于物杨-米尔斯理论,问题的正式表述是:证明对任何紧的、单的规范群,四维欧几里得空间中的杨-米尔斯方程组有一个预言存在质量缺口的解。

这个问题牵扯到粒子的基本规范探索,并阐明物理界尚未完全理解的自然界的基本方面。

赵奕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杨-米尔斯问题和粒子的边界理论有关系,杨-米尔斯理论就是以对称性、数学方程,阐述微观立场相互作用的关系,而粒子的边界理论则是以粒子的能量组成角度,去解释微观物理发生的根源。

同样是微观物理的原理研究表述,两者必然有很多重合的地方。

如果再进一步深入探索粒子的能量组成,就肯定会牵扯到场力问题,也必然会牵扯到杨-米尔斯理论,甚至牵扯到理论的证明。

赵奕希望能作进一步的研究,他对于粒子数学的研究,和其他理论物理学家一样,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四大力的统一。

当连续深入思考了几天后,他还是暂时放弃了对杨-米尔斯问题的研究,最主要是基础还没有打好,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可不是短时间的研究。

那要比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费马猜想要复杂的多的多。

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他注意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也马上提起了兴趣。

因为,《衍生率》。

现在赵奕对《衍生率》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发现《衍生率》是个非常好的‘逻辑推导’能力,和正常的逻辑思路进行的推导不同,《衍生率》能够依照条件找到‘最可能’的通路,而不是依照条件列举大量的可能。

这个能力做研发很有用,解决数学问题似乎也有很大帮助。

赵奕想要真正试试《衍生率》的作用,也找到一个很不错的逻辑推导问题--

NP完全问题。

这是千禧七大难题的第一个。

数学界之所以对NP完全问题感兴趣,最主要是因为它是纯粹的逻辑问题。

NP完全问题的正确表述是:NP=P?,P(确定性多项式算法)对NP(非确定性多项式算法)问题,问题的表述似乎很复杂,简单解释一下就能明白过来。

NP,就是非确定多项式算法。

有的问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找出答案,而有些问题则不能。

比如,下一个质数是多少?

这个问题的解答方法,就只能靠猜测并且一个个去验证,验证出后续某一个数字是质数,就等于是解决了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NP’,可以简单理解为‘不知道具体要算多少次’,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验证过程就是P,也就是‘运算一次就解决了问题’。

举例来说,数字5后面的质数是几?假如不知道后续的质数是多少,这个问题可以认为是‘NP问题’,做法就是一个个去验证。

6,不是。

7,是。

问题解决了。

在验证7的运算中,就解决了数字5后面的质数是几的问题,就可以认为这个运算过程,也就是问题解决方案P。

听起来似乎是很简单,但如果是寻找超大质数,牵扯到的运算量就非常大了,一个个去验算到最后就发现无法继续。

NP完全问题,就是要证明是否存在统一的防范,快速解决类似‘只能靠猜测去验算,而不能直接运算得到结果的问题’。

如果存在,找到这个方法。

如果不存在,证明不存在的原因。

NP完全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非常复杂的数学逻辑问题,仔细深入的一想,就不得不觉会让人沉浸其中。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数学家,都对NP完全问题的研究感兴趣的原因,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数学家能证明出来。

赵奕想到了NP完全问题,觉得空闲时间也没事情,顺带着试试《衍生率》效果,干脆就决定深入的研究一下。

与此同时。

航空集团的总部迎来了科学院软件所派过来的团队,带队的正是新晋信息学院士刘贺敏。

刘贺敏的团队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但仔细注意就能发现,有些人对刘贺敏团队的到来不怎么感冒,尤其是航空集团旗下,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航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的人。

两个研究所分别派来了小团队,总计加在一起有十个人左右,带队的是经验丰富的研究员郭金华和邓敏容。

郭金华、周丽敏都看了‘智能控制系统’,他们马上就得出了,其中牵扯到非常复杂的算法,必须要顶级的数学计算机专家来。

事实上。

两人的想法是,必须让赵奕本来过来讲解,才能把原理完完全全的摸透,只不过因为赵奕是设计组的领头人,不太可能参与验收工作,自己设计自己验收,听起来就很不靠谱。

虽然刘贺敏是信息学的院士,在进化算法、神经网络的研究方面,有着世界级的成果,数学理论研究上也有一定成果,但要说能看懂‘智能控制系统’的内容,还是让他们不太相信。

他们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很自信,刘贺敏的研究成果比较高,但牵扯到具体的程序、算法,理解能力上不一定他们强。

刘贺敏也知道航空集团人才济济,自己来自科学院软件所,还是科学院新晋的信息学院士,但要说到航空集团内部,头衔真的很难有什么说服力,旁边做招待的最低也是个研究所,还有动力学、机械学的院士,一个个都是学术、研发的顶尖人士,他和团队必须要在理解‘智能控制系统’上,真正弄懂一些东西才有说服力。

所以被招待了一番后,刘贺敏就提出快速进入到工作中。

他们很快拿到了报告。

因为牵扯到保密性质,团队里普通的研究员,就只能拿到一部分报告和代码,他们会分别负责一部分的研究,刘贺敏则是拿到了全部的报告和代码,也马上投入到研究理解中。

然后。

刘贺敏左看看、右看看,确定没有人注意后,才从公文包里拿出个密密麻麻、写满了内容的笔记本,对照着报告和代码认真看了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

小说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