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人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分析来预测,人们也有预测别人行为的需要,因此产生了心理学这门学科,但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有多大的意义还有待商榷。这个学科的讽刺之处在于,最好的心理学家不是那些拥有学位的专家和学者,而是推销员、企、事业单位中的部门领导、教师、警察、律师等等这一类经常与不同人群有着广泛接触的人。他们不会自作聪明地在脑门处拍上一个“心理专家”的标签,但他们总能够从别人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技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丰富的经验。
对于常旭东的反应,罗门早就心中有数。
常旭东不会拿这么机密的东西来偿还他所欠的“人情”,“人情”这个东西在间谍之间来说几乎不存在。两个间谍之间的互相“帮助”,其实早就别有用心,所以每个间谍都会把“人情”挂在嘴边,但每个间谍又都不打算兑现,至少不打算在你需要的时候兑现。
但技巧还是有的,罗门开始就提出一个不可能的要求,一旦常旭东拒绝这个要求,就意味着罗门的下一个要求有更大的可能得到满足。当面临的危险不那么现实时,常旭东也会是个普通人,也有人之常情,罗门就是要利用他的愧疚感。本来他还不知道用这样的手段对待常旭东是不是合适,但常旭东让他干等了一上午的做法让他下定了决心。
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秘密的使命,他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此。
“你究竟是执行什么样的行动要搞得这样秘密?”
常旭东的问题正是罗门所期待的,这说明他已经限于两难的地步。
“如果我告诉了你也就不称其为秘密了。”罗门微笑。“当初你在非洲的时候,也没有告诉我你当时的目的。我们都知道规矩,所以别像个菜鸟一样问那么多问题。”
“我可以给你找个住处,再给你一辆车,但除此之外,我就没什么可以帮你的了。”常旭东犹豫了一下。“我们分属不同部门,没有上级的指示只能各行其是,这也是规矩。”
“那很好,我们就谁也不欠谁了。”罗门还是忍不住讽刺了一句。“这还是规矩。”
如果说常旭东听出了罗门话里的意思,那他并没有表示出来,他的脸皮一向比别人想象的要厚,这也是大多数人从常旭东平庸的外表上看不出来的特点。千万别小看公务员,罗门在心里对自己说。就算是级别再低的公务员,在“无耻”的造诣上都比最高级的间谍要深厚。
到了傍晚的时候,常旭东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妥当。房子位于一座老式的五层楼内的三楼,门和窗都已经不为人注意地加固,而且窗户外没有那些讨厌的防盗网,走廊长而幽暗,重要的是,这个地方住的都是来上海寻找就业机会的房客,他们总是匆匆来去,谁也不会去关心邻居的闲事。
车是一辆半旧的广州本田,既不那么显眼,性能在大城市里也足够用,罗门检查了一下发动机,车况好得出乎他的意料。显然,常旭东在答应他的两件事上都用了心,这间房子甚至可能是专门内部使用的秘密地点。
常旭东又拿出半打啤酒。“我们一起喝一点?”
刚把大旅行包甩在肩上,罗门回头看着他。
“你不该回家吗?到你这个年龄,不应该让太太自己在家等。再说,我看不出我们之间能找出什么可聊的话题。”
常旭东解嘲地笑了笑。“我忘了,你们这些怪胎是不喝酒的。”
他走近罗门,把一支77式手枪塞给罗门。“这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这个小动作看上去很温情,只可惜,他想什么罗门是一清二楚,所以这也就算不上什么好意。而且,就算他是好意,罗门也不会因为感动而停止向他求助。
“我在这里用不着这个东西。”罗门微笑着拒绝了他。“另外,你也别说什么‘为我’做最后一件事。首先,这一切不是为‘我’;其次,正因为不是为我,你也别想有什么‘最后’的傻逼念头。你想跟我玩这一套还差得远。”
常旭东收回手枪,叹息一声。“其实我只是不想跟你的事情有什么牵扯。”
“那可不是你我说了算的事情。”
罗门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膀,转身走进这座连楼梯似乎都摇摇欲坠的老楼房。
一股老楼里特有的潮湿气味扑面而来,昏黄的灯光把他的影子投射在肮脏的地板上,宽得不成比例的楼梯显得更加空旷,如果不是走廊里飘荡着烹饪的香气和南腔北调的谈话,罗门真以为自己来到了恐怖电影的场景里。
在走廊的窗户上还能够见到常旭东站在那里,罗门向他招了招手,常旭东扔下一根刚点着的香烟也向罗门摆手,然后离开。
他的举动有点古怪,罗门在心里想。
看得出来很长时间没有人来过,但房间里还算干净,罗门用袖子擦去桌子上的灰尘,从旅行包里先把笔记本计算机打开。这是属于他自己的监视系统的操作平台,通过无线方式和叫做“天眼”的监视器连接。“天眼”是一个垒球形状和大小的鱼眼摄像头,不管怎样扔出去都会保持水平方向的监视,并且能够旋转以保证三百六十度的观察范围。这本来是陆军技师们的设计,打算用它来代替有光纤连接的CCD摄像头,为特种部队在反恐行动中对封闭环境的观察增加效果,但由于没有自行能力,一旦被掷出就难以确定停留的位置,在家具多、东西摆放杂乱的环境内观察范围严重受限,所以还没有投入量产和实战。
罗门却觉得这个工具很有用处,所以用一把德国索林根公司为德国第九边防大队制造的多用途工具从技师们那里换来的。他自己也没有在实战中使用过这套东西,但用来监视自己周围的情况就完全不同,既隐蔽又方便,充一次电就可以工作十二个小时,它收集到的数据用软件压缩后也不会占用太多的硬盘空间,方便罗门观察二十四小时内任意时段的情况。
检查了随身携带的“沙漠勇士”点四五口径的柯尔特手枪后,罗门决定不把它带在身边。在没有任何现实危险的时候,带着这个东西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枕头下是它最好的去处。而在平时,一把使用440C钢材制造的蝴蝶战术折刀就能应付大多数的情况。
回到熟悉的工作状态让他振作了许多。
关于罗门向常旭东询问的那份名单,他其实早已经在安念蓉那里得到。尽管他并不知道MP5冲锋枪的资料,但以这个借口,他从安念蓉那里交换到了自己想要的情报。至于怎么向安念蓉交差,罗门并没有仔细想过。现在是安念蓉有求于他,所以她必须有相当好的耐心。
很多人就是跟伪装的外商或者台商接触后变节的。按照安全部的分析比较,在这方面日本人做得最好,隐蔽性最强,造成的隐性破坏最大;其次是美国方面,他们的策反涉及的范围最广,尽管是屡败屡战,但他们投入的人力物力没有减弱的趋向。只不过在法制渐渐健全和社会越来越透明的情况下,很多事件已经不直接构成犯罪行为,所以中国的反间谍事业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
有趣的一个事实是,在间谍活动中,效果最差的是华裔间谍,而在单个案件中取得成果最大的也是华裔间谍。这其中的原因很难说得清楚,也许是因为同根同种的原因,要么双方互不买帐,难以沟通;要么就是彼此投缘,一拍即合,这大概也是人际关系中的所谓“中国特色”,所以使用华裔间谍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赌博。
罗门决定就从这些伪装成台商的人下手。两个星期时间,不够他渗透到这些外国间谍内部,但罗门有罗门的做法,不能从内部渗透,他就要从外围下手。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而已。
站在卫生间的镜子前,罗门打量着自己的脸。
洗过澡后,他刮去了几乎遮住半张脸的胡须,用剪子稍稍地修剪了下鬓角和前面的头发,然后把湿漉漉的长发拢在脑后扎了一个马尾,现在镜子里出现的是一张英俊的面孔。来回地摩挲着光洁的下巴,罗门自己甚至都觉得自己的这张脸很陌生。
镜子里的人看上去疲惫而且面色灰暗,阴郁的眼神里飘荡着厌倦和狐疑。
好象他看着的是另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