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谈判使者

加入书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形容一夜之间,北地突降大雪,到了早晨一看,整个北地都是一副白雪皑皑的景象。

然而在钜鹿郡的平乡县外,同样的一夜,春风没来,大雪也没来,奋武军却来了。

统一颜色的军服,整齐的军阵,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武器。

一夜之间,在不知不觉中,奋武军的两万大军已经越过了边境,到达了平乡县城下。

在赵云出兵的同时,常山郡的韩成也并没有闲着,依计行事,将大军开到了平乡县城下。

刚到达平乡县城下的奋武军,不仅在军中率先竖起了韩成那独有的大旗,而且头戴金盔,身穿金甲的韩成也主动出现在平乡县城外一里之处,让城头上的袁绍士兵都可以看的到。

韩成的做法就是为了告诉袁绍我韩成在这,我要率军进攻钜鹿郡,救出我黑鸭山中的将士们。

平乡县的守将,正是袁绍的手下大将张南。

之所以将张南留在距离常山郡上艾县最近的平乡县中,正是因为此人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听话。

果不其然,张南将袁绍临走时的话牢牢的记在心中,无论韩成怎么挑战,如何诱惑,就是守城不出。

正是那种武功绝学的最高境界你强任你强,我心依旧照山岗。

与此同时,中山郡广昌县城外,也是这幅奋武军大军压境的场面,只不过却是另一番景象。

一万奋武军步兵在张辽及长史沮授的带领之下,在广昌县城外安营扎寨。

只是安营扎寨而已,没有别的任何一丝的举动,也没有对城上的袁绍军进行挑衅。

这么做,一是因为张辽和沮授知道此行的目的给袁绍一个大军压境的假象即可,没必要真的攻城,造成不必要的损兵折将。

二是因为袁绍那面的守将高览,性急如火,若奋武军真有进一步的动作,必然会率先出击。

就在奋武军大军压境的一日之后,这紧急军情便传到了袁绍的手中。

袁绍看着书写着军情的信对着身旁的众谋士们说道

“看来韩成是着急了。同时派出两路大军攻打我的地盘,就为了救出黑鸭山中这一万将士。”

袁绍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其实,也不怪韩成这么着急。平时将以人为本吹的太厉害,现在这种情况,他是不得不救啊。

我猜过不了几日,韩成就会不惜大下血本,强攻我军的一处县城。

而我早已在两处县城布下重兵,等到攻城的韩成精疲力尽之时,我在令颜良将军率领一队精锐骑兵,从赵郡北上,一举击败韩成的军队。

到时候,我看看韩成拿什么守卫常山郡

看来对黑鸭山中的一万奋武军围而不攻的策略是对的,韩成舍不得他们啊。

哈哈,我不费一兵一卒,就引得韩成主动来攻,然后大败。

我在利用这大批俘虏,问韩成要点东西。

你们说,是问韩成要五十万石粮食好呢,还是三十万两黄金好呢”

袁绍此人,虽然优柔寡断,但一旦做了决定

,谁也改变不了,只能顺着说。

袁绍说完,下首的郭图赶紧对着袁绍奉承道“主公英明圣武,算无遗漏,奋武军必将被我军打的屁滚尿流。

我大军再此围困他们的一万人马,所需要的粮食费用,韩成理所当然的应该给我们了。”

众人听完郭图之话,皆哈哈大笑。

毕竟没有什么事情,是比不劳而获更让人高兴的了。

赵郡平原岗处

随着袁尚果断的投降,在两万青龙军包围下的一万五千袁绍军也毫无疑问的投降了。

赵云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一边将此战况报告给韩成。

一边借用袁尚的名义,不断地向南攻占城池。

一路上势如破竹,连下三县。

韩成收到战报之后,立即派人将此消息送到袁绍手中。

并将钜鹿郡平乡县城外和中山郡广昌县城外的奋武军大军撤了回来。

此时的袁绍还在为自己的英明神武而沾沾自喜,当收到韩成撤兵的消息和韩成的信之后,还对着手下的众人一番显摆。

“我猜这是韩成的求和信,因为他真的打不起了。哈哈哈看来送粮食的来了。”

然而,袁绍打开信,看了两眼之后,冲冠眦裂。

正在这时,赵郡的紧急军情来报,袁绍听完之后,一口老血从口中喷出,随后袁绍向后一躺,晕倒在地,众人赶紧上前抢救。

半个时辰之后,袁绍的营帐。

只见袁绍悠悠转醒过来,感觉自己头疼欲裂,犹如被晴天霹雳击中一样。

在想起自己晕倒前的洋洋得意与信,不自觉的一阵脸红。

真他妈的丢人

不知道是骂自己,还是骂袁尚。

看着周围的众人,第一句话就是“唉显甫耽误大局啊,可怜我那一万五千精兵。”

荀谌也看过了信,赶紧出言安慰道“主公切莫悲伤,我们的手中也有奋武军的一万人马,我们也是有交换筹码。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这几日,韩成就会派人前来谈判了。”

荀谌的话犹如点睛之笔一样,点醒了袁绍。

荀谌的话,很对,袁绍也是有交换筹码的。

但有一点,袁绍是知道的,那就是韩成不可能首先派人前来谈判,而需要自己派人前去。

谈判这种东西,谁先派人,谁就已经处于了劣势。

换句话说,谁比较重要,谁就会先派人。

一个是亲生儿子,一个是手下大将,谁更加重要,袁绍和韩成分的很清楚。

袁绍环顾帐内众文臣,对着陈琳和郭图说道“孔璋,公则。这次谈判,就辛苦两位了,以孔璋为正使,公则为副使。”

陈琳,字孔璋,广陵郡射阳县人。

汉灵帝时,曾任大将军何进的主簿,谏阻过何进为诛杀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都洛阳之事,但何进不听其劝,最终身死被杀。

董卓入洛阳之后,陈琳便举家避难到冀州,几年后,被袁绍的手下打听到,成为了袁绍的幕僚。

陈琳学富五车,最

擅长撰写章表书檄,风格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

营帐内的众文士听到袁绍的话,便很知趣的纷纷告退了。

因为关于到谈判的一些让步什么的具体细节,可不是他们方便听到的。

众人走后,袁绍直起身子,对着两人说道“孔璋,公则。虽然此次谈判要赎回我的儿子袁尚和一万五千精兵,但你们不能弱了我冀州的气势,你们要做到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如我所料不错的话,韩成第一个条件就是一对一的交换俘虏,第二个条件则是以袁尚换壶关。这两个条件,我都可以答应他。”

陈琳和郭图瞬间明白了袁绍的意思。

壶关,对于现在的袁绍来说,只不过是鸡肋一样的东西。

食之无味,丢之可惜。不如换点有用的东西。

并不是壶关不好,而是因为常山郡在韩成手中。

若在壶关屯下重兵,粮道是个问题;若屯兵太少,又构不成威胁。

然而对于韩成来说,壶关的重要性不日而语。

壶关,不仅仅是并州上党郡的门户,而且是冀州和并州的联系。

壶关在手,则可空出三万兵马。

于是乎,陈琳和郭图回了一声诺之后,便退了下去。

赵云的手下皆是骑兵,不善守城。

故而在连下三城威慑了邺城一番之后,便打道回府了。

韩成见到凯旋而归的赵云和被俘的袁尚之后,便知道自己的营救计划成功了。

袁绍定会派人前来谈判。

便安排好常山郡的防御部署之后,带领人马回到了太原县,坐等袁绍的谈判使者。

主公之子在敌方手中,陈琳和郭图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接到命令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太原县。

因为是使者,况且韩成早就在必经之处上打过了招呼,故而陈琳和郭图的一路上畅通无阻。

只是这两个养尊处优的文士,被这一路的颠簸折腾的不轻。

但使命所在,唯有忍着。

陈琳和郭图到达太原县的当天夜晚,韩成便宴请他们两人。

倒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重要,只是韩成单纯的想见见他们。

毕竟这两个人在后世都是名人,一个将曹操的头疼病给骂好了,另一个是专门坑主公的专家。

席间,韩成对陈琳十分亲近,但对郭图却十分疏远。

因为陈琳的文采,韩成颇为欣赏,对于这当世的一等一的文学家,韩成也是一番虚心好学的模样。

而郭图,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智谋,和韩成手下的众谋士李儒,沮授,司马懿,徐庶等人相比,皆不堪一击。

最主要的是郭图的心胸,让韩成不敢尝试。

第二日,双方的谈判正式开始了。

陈琳和郭图坐在一侧,另一侧则是赵温和司马懿。

韩成在昨日宴席之后,便暗令赵温为谈判正使,司马懿为谈判副使,来应对陈琳和郭图。

赵温的官场经验和司马懿的巧言舌辩,正好能对陈琳和郭图产生一定的压制。

还在找"三国之铁骑南下"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 "易" 很简单!

( =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

小说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