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八 现当代文学
有古代文学自然就有现当代文学,不过学时上比古代文学少了很多,这门课十有八九最后都是以写论文来察成绩的。听往届的学长学姐说,教授现当代文学的丹姐是整个专业脾气最好的老师,上课第一天就向我们证实了期末写论文的考核方式。如果毕业的时候能入选她那一组,那真是烧高香了。
我本身对于现当代文学不是特别感兴趣,最多就是高中时因为考试的要求而去背一些基本的文学知识,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我却很难理解那些散文当中的“美”,所以现代文的阅读理解得分率总是很低。后来万不得已,在老师的强烈要求下,才偶尔看看一些杂文,跟着“愤青”们一起针砭时弊。《杂文选刊》也成了我高中桌面上难得的一本课外读物。
上了大学,上课的心态早已不同,而且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只是在学习文化“常识”,未来教授外国人汉语的时候方便我们向他们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情况。所以对于丹姐讲的内容,我完全就当是在听故事、丰富自己的知识量。比起文章的内容,我反而对作者的生平和背景故事更感兴趣。
丹姐并不喜欢写板书,最多就在黑板上写个人名和作品,有的时候还直接给我们放电影,再加上她自己明确说期末不会考试,所以整个专业都没几个人记笔记。
不过这种相对宽松的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没有平时作业,为了提高我们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每周她都会安排我们阅读指定文章,然后写一份感想。开学后没多久她就给我们安排了第一个作业:阅读小说《组织部来的年轻人》。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就只是把他当作作业来了完成,从网上看了一遍原文之后就开始写起观后感。我先按照自己的观点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千多个字,然后再打算去网上找些其他人的观点借鉴一下,拓展思路。然而,我看了别人的文章之后才发现,我对于文中“刘世吾”这个人的看法和主流看法完全相反,我认为他的所谓的新式官僚主义是被逼的,是一种无奈,反而认为“韩常新”是一个真正官僚主义者。我瞬间就迷茫了,心想是不是自己根本就没读懂这篇文章。回想起高中时候的现代文阅读理解,我越发地不自信了。不知道是应该继续按照原来的思路写下去呢还是重新再来。如果继续,那么我总感觉有很多漏洞,如果重新再来我怕自己迷失在别人的观点里。无奈之下,我只好把自己矛盾的想法告诉了丹姐。而我跟丹姐沟通的方式是:电子邮件。
好在丹姐的回复挺及时,她让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放开手脚去写,不用为成绩担心。有了丹姐的授意,我的思路也就没有束缚了,索性脑洞大开。我再读了一遍文章,发现“魏鹤鸣”谐音就是“为何鸣”,感觉很有意思,就把小说里的人物姓名都整理了出来,结合文章发现作者对这些人名都是有意为之:
“赵慧文”,聪慧文静的美丽女性形象;
“林震”,引发官僚主义的地震;
“刘世吾”,“吾于世味愈孤矣”(我对人世滋味更加厌弃了);
“韩常新”,“常新”外衣下的旧思想;
“魏鹤鸣”,为何而鸣;
“王清泉”,权倾全厂的王厂长。
按照这个思路,我彻底删掉了之前写的一千多个字,重新写了一份关于小说人物名字的读后感。在交作业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这种观点都是我自己开的脑洞,没有任何的依据,丹姐要是一个不高兴,判我个零分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而且丹姐还在课堂当堂表扬了“某些同学”观点很新颖,很有思想。这也让我信心倍增,对于现当代文学这门课也是充满了好感,每次上课也是认真了许多。
后来丹姐又让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作为鲁迅先生的老乡,对于此次作业我自然是格外认真对待。整个08级文学院也就我一个来自鲁迅故乡的人,我怎么可以给家乡人民丢脸呢?虽然大家都认识“闰土”、“孔乙己”、“祥林嫂”,也幻想过“捉猹”、刻过“早”字、为“茴香豆”流口水,对于鲁迅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也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我可是喝着地道的绍兴老酒长大的,也实打实地去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也知道阿Q说的“困觉”应该怎么读,也尝过咸亨酒店卖的茴香豆(并不是什么美味)……所以,我必须得出众!
丹姐让我们从《呐喊》里面自己挑一篇小说。我认为凡是大家熟悉基本上都写不出什么新的东西来,很容易跟其他同学的读后感冲突,于是就挑了方言词汇比较多的《风波》。说老实话这篇小说我也是头回看,第一次读完就觉着特别亲切,里面的方言词汇我总会不自觉地用家乡话念出来,然后会心一笑。尤其是那句“入娘的贱胎”,更是让我笑出了猪叫。因为这种突然傻笑的行为,老赵他们一度还认为我是在看网络小说。
对于读后感的写作思路,在读文章之前我也想按照之前《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一样从人名入手,可是后来发现这些“六斤”、“七斤”、“八一”的,根本就没有研究的价值。接着又想写里面的方言,但又感觉有些内容只有自己才懂。于是只好一遍又一遍地读原文。最后临近交稿日期了,不得已从知网上找了些相关文章,汇总了主流观点,再加上点自己的思路勉强凑出了一篇3000字的文章交差了事。没想到就凭着我那点特有的思路,依然得到了丹姐的肯定。
看电影是我们最喜欢的一种上课方式了,什么都不用做,想看就看,不想看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影响别人就行了,不知不觉间一堂课就过去了。有的时候一部电影太长,下堂课老师还会接着放,聪明的同学自然是“早有准备”,等老师点完名课间休息就开溜。
丹姐给我们放的影片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或者就是能够反映现当代文学发展高度的影视类作品,例如《霸王别姬》、《太阳照常升起》之类的。对于我来说这种影片看一遍也就看个电影情节,至于影片要表达什么根本就看不出来,还不如回寝室看《行尸走肉》、《生化危机》什么的来得刺激。不过既然是在上课,老师让干什么,那我就认真干什么。
临近清明节,丹姐又给我们看了一部《活着》,因为开场有葛大爷,我们一度还以为是一部喜剧片。但随着情节的不断推进,看得我心情越来越沉重,心里就一个想法:富贵这一家怎么这么倒霉啊?后来电影结束,丹姐要求我们写观后感,不过她建议我们去读一读原著,毕竟电影有一些改变。我跟其他同学一样也没怎么当回事,反正电影都看了,再去翻书实在太麻烦了。
后来因为清明节放假,我和老赵也没打算去学车,在寝室待得有些无聊,就一个人去大街上溜达,也算是“踏青”了。正巧路边有家书店,心血来潮就进去看两眼。看着看着就想起了丹姐上课说的话,我拒绝了工作人员“热情”的帮助,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活着》这本书。我拿起书掂量了一下,发现并没有像我以前看的《鬼吹灯》一样厚实,想着一个清明假期肯定能看完,于是买了书就回寝室看了起来。
小说这东西一旦读上就会停不下来,因为这本书本来字数也少,很快我就看完了第一遍。因为有了先前电影的铺垫,所以心情谈不上悲伤,但总归还是有些压抑的。接着我又开始看第二遍,这回是带着写观后感的目的,所以看得比较仔细,这也让我发现了这部小说让我压抑的一个重要因素:完美的家珍。
家珍出身于有钱人家,年轻时长得漂亮,而且还念过书,除此之外,作者还赋予了她中国传统妇女所有的优秀品质:聪明、勤劳、能干以及不离不弃。整本书我都没见过家珍对福贵说过一句“我爱你”之类之类的话,但是她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不离不弃”。福贵输光了家产,家珍只是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如果当初家珍随着父亲的意愿没有回到福贵身边,那么至少她能过上不错的生活,不用天天忙里忙外,直至病倒。但是家珍没有这么做,生下有庆后不久家珍就回到了福贵的身边,与他同甘共苦。
家珍也一度成为我对于自己未来妻子的幻想对象。
丹姐的教学方法让我对于现当代文学有了极大的改观,尤其是当自己后来遭遇一些事情后再去读自己曾经学过的文章,突然就会产生共鸣。也许这就是所谓“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