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二月二,龙抬头

加入书签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关中平原,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

传说此节气始于三皇之首伏羲时期,每年到二月二这天皇帝都要耕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到周武王时,更是将此作为一项重要国策来施行,让所有文武百官都亲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也是龙头节传说的由来。

封建帝国,最重农耕。

往年,纵然是昏庸如李隆基都会在这天走出皇宫,亲自到田里做做样子。

可是到了今天,他却来到了黄河岸边,风陵渡口。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潼关城头,李瑁远望着黄河对岸,看着全身金甲的李隆基,这句诗就不由地脱口而出。

才念一句,他又觉得这首诗不应景,就没有继续再念下去。

这让旁边等着拍龙屁的赵高愣住。

他正准备询问,却听得敌军已经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呜~呜~”

整个黄河两岸都响起了一种低沉而又愤怒的奇怪声音。

李隆基站在特意搭建的高台之上,身穿金盔金甲,看起来极为骚包。

他身旁则是范阳节度使张守珪,河东节度使王昱两员大将。

裴宽算是命大,熬过了高烧,但也就被打发去了江南道担任行军总管。

牛仙客则在洛阳处理后勤事务,并且继续给各地下达诏书,催促勤王大军前去围攻关中。

“陛下,渡河之战请交给末将。”王昱躬身请命。

他想要洗刷上次偷袭失败的耻辱。

“呵呵!”

张守珪轻笑一声,拱手说道:“我范阳尽起精兵九万余人,麾下经略军、静塞军、威武军、清夷军、横海军、高阳军、唐兴军、恒阳军、北平军九军每日每夜跋涉三千余里,一心想要为陛下平乱,渡河首战还是交给恒阳军吧!”

张守珪话中之意就是,范阳比你河东人多将多军多,并且还你河东辛苦,首战的功劳怎么都要给范阳。

“此处正属于河东节度的防御范围,老夫麾下将士都对地形十分熟悉,况且渡河之后,潼关才等着张将军去收服呢,渡河这种小事,自然就交给我们河东比较好。”

王昱手中能战兵力只有四万人了,说话自然不如张守珪有底气,只能说起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了。

“都不要争了!”

李隆基打断了两人的对话,双手捏成拳头,对着远处的潼关厉声说道:“渡船每轮可送一万余人过河,范阳节度和河东节度各出五千人吧。”

“第一批渡河的军队,必须是全副武装的陌刀军!”

“李瑁那逆子,也知道从哪里攒出了三千玄甲铁骑,第一批渡河的军队必须是陌刀军才能防止被半渡而击。”

陌刀是由西汉的斩马剑发展而来,又吸收了汉代陌刀及六朝长刀的形制与冶炼技术,最终形成了两面刃刀,通长一丈的陌刀。

从开元初期陌刀就开始在军队中使用了,主要是为了步兵对抗骑兵,其战术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反坦克武器。

正因为陌刀的由来是为了对付骑兵,所以在南衙十六卫以及北衙四卫中并没有大批量装备,而只是用来做一些高层将领的仪仗,所以当初李瑁的三千玄甲铁骑才能在朱雀大街上纵横驰骋。

“哈哈哈!朕现在有了陌刀军了,李瑁那三千玄甲铁甲就不足为虑了!”

李隆基看着下方正在准备渡河的陌刀军不由得开怀大笑。

“区区反贼,不足为虑!我范阳九万将士必定为陛下扫平关中!”张守珪跟着附和起来。

王昱撇了撇嘴也跟着说道,“我河东将士也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

此时的他,都不好意思说人数了。

李隆基倒没有多想,在高兴之下满口承诺了起来:“等朕夺回长安,必定封平乱功劳最大的节度使为王!”

张守珪闻言一喜,立刻躬身回答:“臣代诸位节度使谢陛下恩典!”

他想到自己麾下的兵力是诸位节度使中人数最多的一个。

等平乱之后,功劳最大之人,简直是非他莫属。

王昱见他那副小人得志的表情,心中暗骂道: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封王有屁用!

虽然心中如此作想,但他嘴上却说:“臣也代诸位节度使谢陛下恩典。”

潼关城上!

李瑁远远就看见了一队队手持陌刀的士兵登上渡船。

仅仅只花了一刻钟时间,就有了一万左右的敌军在黄河南岸布下了阵势,掩护后方大部队的登陆。

冷兵器战争可没有办法抵抗对面抢滩登陆。

都是等敌军在渡过差不多一半人数的时候再列阵攻击。

杨国忠自负看过几本兵书,就开始对着河岸边指点起来:“陛下,微臣认为此时应该派遣大军去阻挡敌军渡河,在敌军半渡时攻击!”

李瑁摇头轻笑道:“可以啊,你就带着你麾下的五千人马去吧,如果能得胜归来,朕就封你为将军!”

如果手中有多余的兵力,李瑁也想派兵去半渡而击,尽量杀伤敌军。

可现在潼关城中只有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就算是和对面一换二也亏啊。

原本北衙四卫已经补齐了两万人的编制,可还有汉潼关要守,李瑁也就只能分兵五千人去那边守卫了。

并且还派遣了已经苏醒的高顺前去守卫。

同时还给高顺下达了指令,让他尽快挑出八百精锐重建陷阵营。

李瑁现在也暂时指望不上高顺了。

经历过那场潼关血战之后,高顺到现在身体都还没恢复。

就算是出发前去汉潼关之时,也还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至于那三千玄甲铁骑,李瑁没有带在身边,而是给了吕布。

之前定下方略是,守住潼关为主。

吕布率领大军所在的萧关才是决定这次战争胜负的关键。

“陛下,微臣不敢!”

杨国忠顿时神色讪讪。

他哪里敢带领兵去打那些入墙而列的陌刀军?

更何况他手中也没有五千人了。

纵使他在屯田百姓中安插了上百个内奸,却依然防不住想逃的那些人。

不到一个月时间,他手中就有一千多人逃到了秦岭深处去当野人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

小说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