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站点衔接设计机理分析
公共汽车交通与轨道交通站点的有效衔接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运营优势,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公交系统,进而提高公交的竞争力。为了提高衔接效率,基于轨道交通站衔接的公交换乘站设计应当力求衔接过程的连续性、客运设备的适应性、换乘客流的畅通性及规划布局的系统性。
(1)衔接过程连续性。乘客完成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换乘应当是一个完整、连续的过程,这是组织交通衔接最基本的要求和条件,因而基于轨道交通站衔接的公交换乘站布局设计应尽量为乘客换乘提供便利的换乘路线,保证换乘过程的连续性,从而减少换乘延误。
(2)客运设备适应性。公共汽车交通与轨道交通站点之间有效衔接的前提是客运设备(包括两种交通方式的车辆数、行人通道、乘降设备、停车设施等)的运输能力相互协调、匹配,从而避免换乘乘客的滞留。
(3)换乘客流畅通性。基于轨道交通站衔接的公交换乘站布局设计应尽量保证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紧凑性和通畅性,使乘客均匀分布在换乘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而不在某一个环节滞留、集聚。
(4)设计布局系统性。公共汽车交通与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呈现“点”的特征,同时具有“线”的关联性,也是城市公交网络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交大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因而基于轨道交通站衔接的公交换乘站设计也应该体现系统性思想,运用系统思维考虑换乘站点合理选址、站点布局设计。
通过分析公共汽车交通与轨道交通站点有效衔接设计的原则可以得出,在进行基于轨道交通站衔接的公交换乘站布局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公共汽车交通车辆从主干道进出换乘站或换乘枢纽时应尽可能提供公交优先的专用道或专用标志。
(2)公共汽车交通停靠站和站台的数量应考虑轨道交通线路条数、轨道交通发车间隔、换乘乘客数量等因素,并应为将来线路发展留有余地。
(3)基于轨道交通站衔接的公交换乘站的设置应紧邻轨道交通站点,并且换乘枢纽布局应紧凑,从而使换乘乘客的步行距离尽可能短。
(4)为保证乘客顺利换乘,应使公共汽车交通车站尽可能靠近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并尽量减少横穿街道。位于十字路口的轨道交通站点若在四个方向均有出入口,应在出入口显著位置设置通往不同公交车站的指示标志。
(5)当公共汽车交通乘客在广场汇集时,尽量采用地下步行通道或地下步行广场与轨道交通站衔接,从而避免与地面交通相互干扰,同时应有利于客流沿站台均匀分布并符合客流量需求。
(6)当换乘站点公交内部换乘量较大时,应采用环形公交站区,并设置中央岛式换乘站台,集中内部换乘量大的公交线路。